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為何年輕人只求「混口飯吃、活下去」:問題篇

人才的教育量產模式取決於職場的市場需求。而台灣的教育工廠從教育部、學校、到家長,至今仍用職場單一產品標準,大量地製造齊頭平等的人才。(圖片來源:Pixabay)

最近在臉書上,我針對交大研究生自殺事件,回應台大葉丙成教授貼文的一段留言,意外地獲得很多葉教授粉絲的按讚和回響。最令我深思感慨的是幾段臉書上的留言:「自己想做的東西跟公司要的很難一樣,......最後大家還不是混口飯吃?」、「其實,現在年輕人的目標,說穿了,就是"活下去",......所以有職業,就是可以活下去的飯碗,......」

今年3月,我在電子時報「同窗、同學」專欄分享我10多年前在竹科工作時的夢想(註1),提到我用RICE (Role Model,Innovator,Communicator,Expert) 四個方面的夢想改變當時組織內的人心,突破泥淖的困境。

10多年後,我作夢也想不到,現在的我所面對的問題,早已超越一個單一組織,而是教育、職場糾結不清的社會問題,遠超過我個人能夠理解、更遑論找到解方。

就在沮喪之時,莫名其妙地想到李煜後主的一首「浪淘沙」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我從小就是個愛作夢的人,當自己無法解決周遭問題的時候,總會夢想著自己身在一個遠處的桃花源,在那裡自己設計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等到夢醒了,自己的心靈如同被洗滌一般地甦醒過來,也能更清晰地面對周遭的現實問題。

「教育、職場糾結不清的社會問題」,就是我現在關心的周遭問題,我沒有解方,只能到我遠處的桃花源作夢,嘗試設計一個我心中理想的烏托邦。

首先,如果把人才比喻成產品,教育現場(如學校)就是製造人才產品的工廠,而職場就是定義產品、接收產品、使用產品的市場。這樣的產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量產」模式:1.「同類大量製造」(如DRAM);或是 2.「多類小量客制化生產」(如多元類比產品)。

正如產品量產模式取決於市場需求,人才的教育量產模式也取決於職場的市場需求。可惜的是,今天台灣人才需求端─職場的選才制度,承襲數十年的學歷選才模式,所以無論教育現場有志之士怎樣大聲疾呼應改變現況,台灣的教育工廠從教育部、學校、到家長,照樣不動如山地用職場單一產品標準,大量地製造齊頭平等的人才。

所以,人才問題的根源在於職場選、用才的市場機制,不改變職場思維,台灣的教育制度永遠沒有重見光明的一天,而年輕人「混口飯吃、活下去」的職業現象,也會持續存在。

註1:「I Have A Dream 我有一個夢想

台大電機系1981年畢業,獲加大柏克萊分校電機電腦博士。旅美期間曾任林肯國家實驗室與HP資深研究員,離美後曾陸續於特許半導體、華邦與世大積體電路任職,於1998-2005年間於台積電擔任研發處長,負責0.18/0.13微米與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2005年赴美負責台積電美國研發計劃及先進技術客戶合作專案,2012年轉任台積電研發基礎工程處及先進技術管理辦公室處長迄今。曾獲14屆國家產業創新獎-研發管理創新獎及行政院92年度「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熱心於台灣年輕人的教育與職場問題,積極投入均一教育平台、為台灣而教等教育公益的推廣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