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IMES - Media.Marketing.Consulting 智慧應用 影音
Veeam Q1 Microsite
Touch Taiwan
影 音   |    Podcast   |    影音資源下載

誰是值得信任的?

展開

在世局多變、 衝突頻生的此刻,任何政經事件都可能影響產業的下一步。但究竟哪家媒體的報導是真實的、哪位專家所分析的發展後續才值得信賴,卻如此難以分辨;再加上AI技術演進快速,資訊量的增加非但沒有讓真相愈辯愈明,反而由於超出人們處理資訊的負責載量,流於更簡化、武斷且無法進行討論的主觀意識衝突。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變局中重新思索國際化

展開

在變化莫測的時勢中,找尋定位是最關鍵的命題,究竟什麼是台灣的定位?從400年前正式躍上全球經貿舞台開始,台灣的產業與社會發展,都與國際社會密不可分。然而,台灣卻常常被稱為最不國際化的國家,為什麼?台灣國際化的必要性與定義又是什麼?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川普一出,世局大亂?

展開

2024年川普當選後,全球預期中的世界經濟秩序變化,隨著川普拍板定案課徵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國關稅後,正式啟動。雖並不令人意外,但需要關心的是,在這樣變化的浪潮中,台灣是否已經沙盤推演過會受哪些影響?如何因應?對於不同產業、供應鏈以及個別企業,又可能產生哪些蝴蝶效應?台灣內需市場的微型經濟,以及可信任的產業優勢,是否可以藉此亂局成長發展?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跳脫舒適圈之必要

展開

台灣的電子代工業發展得早,也發展得很好,自1990 年代開始即是全球產業的重要關鍵。2024年全球前20大包括鴻海、廣達、和碩、緯創、仁寶、英業達在內的台系六大廠商,仍是全球EMS領域的主導力量,前兩年因AI伺服器火紅,更成為全球AI算力不可或缺的要角。不過,接下來應該往哪裡發展?能夠跳出舒適圈創造新局嗎?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立春收假好讀書

展開

農曆年假結束後第一天上班,正巧也是立春,在冬去春來、新年新氣象之際,正是讀好書開新局的好時刻。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書籍,對你產生過哪些啟發?讀書是否一定要能對工作「有用」,還是只要能修身養性增擴見聞即可?喜歡閱讀所追求的是「看到」、「讀到」,還是「得到」?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迎新年思考新價值

展開

農曆年假期間,除了親友相聚、旅遊放鬆,也正好有比較長的時間,可以想想關於新年度新策略。數位經濟時代,獨特的事業模式、擁有數位資產是企業發展基礎。祝大家都在既有優勢上創造新價值,找到獨特的定位。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想攀向頂峰卻走向平庸?

展開

年初盤點全球EMS去年的表現,發現台灣廠商雖然在營業額上表現如常,但是淨利方面卻顯然不如後進者亮眼。這是否表示台灣廠商雖然站在極佳的供應鏈位置,在創新方面卻呈現停滯?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迎向媒體3.0時代:數據與差異化

展開

生成式AI出現,撼動全球知識型產業的發展,但對於台灣來說,究竟應該如何評估可能的影響,又應該如何因應?過去20年,台灣媒體似乎從極盛走向谷底;而面對AI衝擊,媒體是否可能預知未來的策略,並巧妙應用AI谷底反彈?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日本重返半導體榮耀?

展開

台積電日本熊本建廠後,帶起日本產業重燃對於半導體的熱情。從日本半導體協會在2024年12月舉辦的論壇可以看出,各界希望在現有的設備與材料優勢上,往下游發展整合。1980年代,日本不僅是半導體強國,經濟實力甚至對美國產生威脅;台灣則是後起之秀,如今成為半導體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未來,台日之間的關係應如何重新定位?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生命的體驗與選擇

展開

2024年最後一集《科技行腳》不只談半導體、晶片,也想跟朋友們談談關於生命的思索。12月初劉家昌、瓊瑤陸續過世,在大家無限唏噓懷念之際,因上個世紀末電影《情書》奠定經典地位的日本女星中山美穗,也意外過世,年僅54歲。生與死之間的距離,究竟是長是短?人又有多少選擇權?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Taoyuan’s Logistics Ecosystem: Taiwan’s No.1️ with a Global Vision!

展開

Did you know? Taoyuan isn’t just Taiwan’s leader in warehousing and logistics it’s a critical hub in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One of the world’s top five air cargo airports, seamlessly connected to Taipei Port for integrated sea and air transport!👉 Tech giants like NVIDIA and ASML have chosen Taoyuan for their logistics centers, creating a highly efficient AI and semiconductor supply chain!👉 The **Taoyuan Aerotropolis** is eleva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ilding Asia’s technology corridor!📍 Discover more about how Taoyuan leverages its geographical and industrial cluster advantages to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ecosystem. Stay tuned to “Tech Pathways” for these incredible stories! 🎥📢 Witness how Taoyuan is becoming the “Industrial Heart of Taiwan”![Sponsored by Taoyuan City Government] ✨桃園運籌體系,全台第一,放眼世界!✨你知道嗎?桃園不僅是台灣倉儲物流的領頭羊,還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節點!👉 全球五大航空貨運機場之一,鄰近台北港,海空聯運一條龍!👉 NVIDIA、 ASML等科技巨頭都選擇桃園設立物流中心,AI、 半導體產業鏈完整又高效!👉 「 桃園航空城 」 創造產業發展新高度,打造亞洲科技走廊!📍 還有更多關於桃園如何憑藉地理與產業聚落優勢,在國際運籌體系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精彩故事,敬請鎖定 ﹝ 科技行腳 ﹞! 🎥📢 一起見證桃園如何成為台灣的 「 產業心臟 」!【本節目由桃園市政府贊助播出】

戒嚴又解嚴,「兄弟之邦」怎麼了?

展開

2024年最後一個月,發生不少令人驚訝的事,例如在12月3日晚上10點多,韓國總統尹錫悅忽然宣佈戒嚴,許多人以為可能是假新聞。但隔天清晨起床,又發現韓國已經解嚴,才驚覺這是真實發生在兄弟之邦的政治事件。究竟韓國發生什麼問題?韓國人又如何看待此事?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逆轉勝」的思考

展開

逆轉勝指的是,原本預期不會勝利 ,但最後一刻突然獲得成功。世界12強棒球賽如此、台灣產業在全球的位置也同樣經歷這樣的過程,從過去不被看好、低附加價值的產業一路走到如今,當中留下了哪些值得思考借鏡的功課?黃欽勇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ngchinyeong

企業韌性的底氣

展開

德國蔡司公司在東西德分裂前夕,將一批頂尖光學專家送到西德,維持光學領域的研發能量;柏林圍牆倒塌後,又在一年內迅速合併為一家公司。這種令人佩服的韌性與因應未知能力,究竟從何而來?與德國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文化是否有關?

歐洲的美好年代

展開

德國行腳來到賓士汽車總部,在螺旋狀的博物館中,上百輛橫跨接近150年的經典車款搭配精緻燈光,盡顯風華。創立於歐洲美好時代(1880-1914)的賓士汽車,至今仍是汽車界的經典。回望百年歷史,再看看電動車、自駕車帶來的未來轉變,或許這是另一個時代更迭的交會點?

一百多年變動中的不變

展開

上科亨是蔡司總部所在的小鎮,也是蔡司如何挺過戰爭、分裂並且持續追求成長的見證。創立於1846年,甚至比德意志帝國建國還早,蔡司從顯微鏡製造起家,到現在擁有半導體、醫療、工控設備,以及大家所熟知的鏡片也就是「視覺」部門。擁有178年歷史的企業,展現出哪些令人敬佩的核心價值?

矽谷飛柏林 換個視角看世界

展開

從矽谷飛到德國柏林的旅程,彷彿是從科技聖地返回工業革命殿堂的穿越之旅,也是橫跨大西洋飛行的獨特視角。從舊金山起飛,先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再轉往德國柏林造訪全球光學泰斗蔡司,在全球供應鏈重塑的此刻,亞洲與歐洲如何互相理解與合作?

美中兩強格局下的重新定位

展開

台積電提出「Foundry 2.0」重新定義半導體代工產業,大部份討論僅限於產業層面,但如果考慮到美中兩強的政治格局現況,影響絕不只是資通訊產業。德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國家戰略,包括電動車、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都需要更宏觀的思考與佈局。

成為全球重心之後,台灣的半導體方向為何?

展開

越南、矽谷與德國,黃社長以台灣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發展為核心出發,10月份走訪這三個國家,一方面分析對於台灣現況的觀察,同時也深入理解不同國家未來的半導體產業佈局。為什麼台灣會在這兩年成為全球重心?台積電的Foundry 2.0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黃金十年不能只是口號

展開

可能是運氣,但更不能忽視的是台灣超過半世紀的努力,在AI大爆發的這兩年,台灣是少數真正藉由AI賺錢的國家,當然憑藉的是從PC時代奠定的硬體製造實力。但過去的成功如何轉換為未來的核心能力,台灣的「黃金十年」底氣到底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