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區塊鏈:一種基於資料經濟的協作模式(上)

區塊鏈必需要與現有科技應用、社會現實進行長時間的相互整合,才能發揮其功效。Pixabay

2018年的台灣科技產業真的「很區塊鏈」。上至國家級政策的倡議,下至各式研討會、工作坊,以及遍地開花的社群演講,區塊鏈儼然成為一波新產業活動,走到哪都能聽到相關議題。即便如此,在這樣高強度的「區塊鏈年」裡,政府、業界,真的在舖天蓋地而來的活動裡,做好迎向區塊鏈的準備了嗎?本週開始的一系列文章,是2018年在第一線奔走累積的心得,希望提供給大家做為參考。

受惠於2018年區塊鏈鋒頭大盛,即便市場目光主要仍停留在金融領域時,也開始有更多人注意到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公共服務、產業應用等領域的潛力。我所服務的公司著重於將區塊鏈應用於產業裡,範圍包括身份管理、環境資訊管理、能源管理與產品履歷…等。因此常有機會,與業界先進共同探討如何將區塊鏈落地。

新創公司想獨立進行市場開發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好在,區塊鏈高關注度的特色,為我準備了好大的一塊敲門磚。但進門介紹只是開頭,要建立起區塊鏈合作關係,與合作廠商反覆討論釐清目前做得到與做不到的、屬於現實或傳言的,才是關鍵挑戰。常有廠商聽完介紹後,自承才算清楚掌握區塊鏈發展的脈絡。與合作廠商一起將這個「技術含金量」極高,但同時又混著沙土礫石的原礦,提煉出業務上有價值的菁華,是我目前工作上主要的挑戰。

建議大家在現階段看待區塊鏈時,即便耳聞其技術特質將顛覆世界的說法,仍應該較保守地將其視為一張具「可兌換性質」的支票,而不適合將其視為立即可兌現的數位黃金。

區塊鏈要能在公共服務、產業應用裡接上地氣,還需要時間測試與適應;且區塊鏈必需要與現有科技應用、社會現實進行長時間的相互整合,才能發揮其功效。別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相信到2019年,在台灣與全球都會看到更多的區塊鏈應用與實務案例。

有別於金融領域,在產業端大規模導入區塊鏈,且進行實際應用的個案相當有限。但在台灣一片區塊鏈將顛覆世界的氛圍下,仍有不少業者願意於現階段先行瞭解區塊鏈,期待其能為公司觸動化學變化。

一般在初次會議裡,仍由技術團隊做為對接窗口,以導入新技術的角度看待區塊鏈。然而,即便多數的技術團隊已事先瞭解了區塊鏈,據我所觀察,台灣產業要更深入地接納區塊鏈,還需要一些時間。我認為,主要的挑戰在於台廠還停留在將「資本」視為當代經濟的核心,而漠視了「資料」的重要性。

區塊鏈改變的是企業與資料間的關係。企業導入區塊鏈,不該再是傳統IT視引入新科技為「疊床架屋」的過程。由於缺乏足夠的認知,使企業評估是否導入區塊鏈時,常會面臨「一個尷尬」及「兩個困難」。我將在下一篇文章描述企業所面臨的實際狀況。

投身資通訊產業超過十年,角色在分析師、市場開發者與專業幕僚間切換。 曾於華碩電腦及廣達電腦擔任幕僚;亦曾服務於資策會產業情報所及工研院雲端中心。最近一份經驗是參與國內區塊鏈新創公司,擔任市場開發經理一職。 專長領域包括網路通訊、行動通訊、雲端運算、消費性電子產業與區塊鏈。熱愛探討分析資通訊產業動態與趨勢。認為現今時代變化快速,需要足夠的產業知識與研究熱情,好隨時隨地為讀者提供觀點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