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ST Microsite

印度之旅(12-1):我跟印度人說了些什麼?

浦那(Pune)位於孟買東南方160公里處,海拔560公尺,這裡有德系的汽車工業,更是印度知名的避暑勝地,也是英國殖民政府囚禁甘地之處。

2018年,我受邀到邦加羅爾參加印度的半導體產業年會,與我同台的,除了這次在浦那再次相會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總裁馬諾查(Ajit Manocha)之外,就是剛剛卸任不久的新思科技(Synopsys)總裁陳志寬,以及從東京威力科創(TEL)退休之後不久,又被徵召擔任Rapidus董事長的東哲郎。

1949年生的東哲郎老驥伏櫪,承擔起日本聯合幾家大廠,瞄準2奈米的攻堅計畫。印度出身的馬諾查擔任過GlobalFoundries總裁,是業界知名的前輩,論壇一開場,擔任首場講師的馬諾查就說,全世界發展半導體業最成功的國家就是台灣與南韓!

在亞洲經濟對話(Asia Economic Dialogue)的半導體與供應鏈論壇中,我被安排接著馬諾查後第二個上台。開場時我就說,謝謝邀請,這是我第一次到浦那,但是我第20次的印度之旅。

30年前,我受印度電子工業部之邀來訪,一週的行程,見了Infosys、Wipro與HCL的董事長或執行長。我也在印度電子工業部講課,我說IT是指India & Taiwan,軟硬結合,將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產業格局。

馬諾查是印度裔,他說半導體牽涉產業的穩定與國家安全,印度不該錯過,而現在印度政府也從生態系的角度建構印度本土的半導體工業。

投影幕上顯示SEMI掌握80多個預定興建的新工廠,他希望全球半導體的地圖,能釘上印度的註記,但印度深情遠望的半導體產業,究竟該是外來和尚,還是本土苦行僧呢?

與我們同台的,還有史瓦尼(Ajay Sawhney),他是剛剛卸任不久的印度信產部常務次長(IT Secretary)。他也談到印度諸多困境,特別強調印度應從Groundwork開始做起,但一樣用的是「Groundwork」這個字,我們與他們的理解也可能大不相同。

我說,台灣總人口就跟鄰近的孟買差不多,但地狹人稠,所蓋的工廠最有效率,90%科技公司總部都在新竹以北,「一寸長,一寸險」,小個子專注、靈活,甚至刁鑽也可以過得很好。我們很幸運,起步初期靠著嬰兒潮世代與個人電腦產業的基礎,而有立足之地。

透過生產規模的擴張,台灣培養了IC設計產業,產值貢獻全球超過20%,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有3家是台商,現在有超過6萬名IC設計產業的從業人員,規模與14億人口的印度相當。

透過上市募資的手段,加上下游的組裝廠,台商競爭力上下串連,且產業政策不像新加坡得從跨國公司的需求去盤點,台灣的產業競爭力實打實,看似必須仰人鼻息的OEM訂單,卻可以在自由競爭中找到無比的競爭力。

全世界都看到台積電的競爭力,但不知道台灣的封測產業全球市佔過半,零件通路業也不遑多讓,想建立本土的組裝工業,先說服大聯大、文曄與安富利(Avnet)這些公司,有他們打點倉儲、模組化等工作,企業才能專注設計、生產。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