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ADI

我們也來談談最低工資

韓國近十年最低工資變化

剛卸任的三三會理事長王文淵說:「基本工資再調,台灣可能提早畢業」。此話一出,各方解讀不同。王文淵拿出具體數據,證明他自己的公司年年調薪,或者加發勉勵金,沒有低薪問題,討論薪資,只是公共議題的論述而已。我們是中小型企業,無法與台塑集團相提並論,但我們都抱著同樣的心情,希望貧富差距縮小。我也努力讓自己的員工得到該有的工資。但調高最低薪資,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

以鄰近的南韓為例,度過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韓國在2010年的基本工資為每小時4,110韓元,2018年則是7,530韓元,基本工資的年均上揚比例高達16.3%。文在寅政府甚至提出,2022年達到1萬韓元(時薪293台幣)的目標。

但政府的一片善意,真的落實到企業界嗎?根據韓國勞動部的調查,目前上位、低位20%民眾的所得落差,是2003年以來最大的差距。韓國比台灣更強悍的勞工團體,爭了15年之後發現,更多的企業選擇約聘,甚至籌劃無人商店來替代24小時不打烊的超商體系。

韓國的Lotte Mart已經開始在10個據點,提供87個無人結帳櫃臺,韓國的7-11也正在準備中。韓國人會這麼做,台灣人也想得到,前幾天路過一塊空地,內置一個貨櫃改造的無人商店,看起來只是初期的規格,但大趨勢很難避免。

「所有的科技都不可靠,唯一可靠的是學習新科技的能力」。連科技業人士都惶惶不可終日,沒有一技之長,從事低階服務業的朋友們,能改變的是自己,而不是洶湧浪潮衝擊下的新世界。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