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金鐘電台IC之音(3/3):相互激盪,沒有矛盾

「原鄉花園」的企劃是李知昂,知昂是清大化學系畢業的,畢業後原想出國唸書,但迷上科幻小說,得了倪匡科幻小說獎的首獎。他在IC之音很多年了,看得出對工作的熱情。節目主持人袁常捷是清大資工系畢業的,熱愛表演去唸戲劇所,主持的「島嶼共聲」得到華人永續報導獎,他們都是科技背景,走入文創產業的典範。

我派到IC之音擔任台長的蘇育正,大學是成功大學航太系的背景,但一輩子心心念念想從事媒體工作,跑到南加大唸了傳播碩士,在DIGITIMES擔任過研究員、駐上海代表、社長室特助、業務副總,能貫穿科技、管理與文創內容,是我積極栽培的核心幹部。這次他帶領IC之音創下佳績,我與有榮焉。

我常說,DIGITIMES是工具型的媒體,缺乏溫度,與其他媒體之間也無太大的交集,但這次透過「好好說那年」的節目合作,也一舉拿下金鐘獎,相互祝賀,也為媒體之間的合作樹立典範。

這幾年,DIGITIMES的績效不錯,社會的認同度提高,但我們並不是打敗任何一個媒體,而是我們在傳統的市場之外,創造了不同的市場空間。所以,我們不會與同是財經報紙的《工商》、《經濟》有特別的競爭,更可以有足夠的彈性與大家合作。

就在得獎的前幾天,我接受《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的專訪,受訪前隨意挑了幾本雜誌瀏覽一下,發現其中有一篇的標題是「如果記者也不讀新聞」,這是對媒體最大的挑戰。《天下雜誌》自我檢視,挑戰媒體經營的痛點,是名符其實的好媒體。

我跟一姍說,現在網路世界的新聞生態就如「土石流」一般,適當的因應措施不是在土石流上倒進更多的泥巴、石塊,而是在新聞中,適當地提供比較接近事實的答案,或者建構好的閱讀框架,有效地節省讀者的閱讀時間。

如果我們知道台灣IC設計業員工的平均年薪接近200萬,節省員工蒐集專業新聞資料的時間,創造的價值遠超過訂閱新聞的成本。台灣是以產業、經濟生存的國家,何苦把心神放在網紅上呢?

新聞背景可以一樣,但溫度、定位可以有顯著的差異,這是媒體工作者最大的挑戰,但也是最好的機會。一旦企業需要興辦自媒體時,會發現媒體的黃金時代還會重來,只是出現的樣貌會跟以往不同而已!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