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中國半導體大基金計畫的壓力下,韓國政府委託智庫推演出中韓半導體產業互動的情境,並將相關報告分享各界。
無論從後發的中國,或者起步較早的日、韓、台半導體產業觀察,中國半導體業的投資可謂動見觀瞻。DIGITIMES研究中心彙整韓國電子新聞與財經界近期發佈的產業資訊,分從多個角度跟大家分享韓國人如何觀察中國與韓國在半導體產業的競合,以及全球市場的關鍵趨勢。
韓國觀點(1/7):中國的半導體大計
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以超過20%的成長率,首度突破了4,000億美元的關卡。在4,000億美元的市場中,記憶體約占30%,其餘的70%則來自邏輯晶片、類比IC等多樣的半導體產品。其中,三星、海力士這兩家韓國半導體業的領頭羊,都以記憶體為主力。三星在2017年估計共高達502億美元的獲利中,竟有64%來自記憶體的貢獻,而記憶體也是海力士賴以生存的命脈。
韓國政府判斷,中國從中央到地方,至少有10個以上的計畫具有興建記憶體工廠的計畫與實力。但技術掌握困難,有心無力者不少。新進入市場的廠商,很難突破專利屏障。其次是專業工程人才的短缺。2017年時,三星半導體擁有的人力為5.2萬人,海力士為2.7萬人,美光也有3萬人,而中國YMTC擁有的專業人力不過上千人的水平。
此外,中國材料設備業的落差,也是中國必須盡快克服的難題。然而這份報告指出,儘管技術落後,中國仍可以30/40nm等級的技術,生產出非伺服器或Mobile DRAM,如USB這種等級的記憶體,中國介入記憶體產業,對韓國的半導體業仍具有一定的威脅性。
報告指出,如果中國大陸順利的在2018年生產出DRAM、3D NAND Flash,並逐步進入市場,到2022年時,韓國記憶體產業受害的程度,大約是78億美元,其中11億美元是Flash,DRAM受影響的金額則是67億美元,而無論是DRAM或Flash的全球價格,也將相應下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