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共有395家上市電子公司、上櫃的電子公司則有406家,合計801家。由於稍具規模的業者,大多已經透過上市櫃的手段在公開市場募集營運資金,透過發表的財報可以大致掌握台灣電子業的樣貌。
在801家公司中,年營收超過200億美元的有8家,超過100億美元的總共有17家。根據各企業公布營收,可以算出前十大業者的合計營收為5,206億美元,是產業總體營收的55.4%。如果把營收超過百億美元的17大廠全數計入,則台灣電子業上市櫃公司的總營收,有65.8%來自他們的貢獻。
大者恆大嗎?
2020年僅有13家業者年營收超過100億美元,2021年新入榜的業者有重回百億美元的友達、群創、宏碁,以及一直穩健經營的台達電。友達、群創得利於2021年上半的面板產業榮景,宏碁的NB、遊戲機相關事業蓬勃發展,而經營能源與車用電子也有傑出成果的台達電,成為首度超越百億美元的大廠。
從表面上看,大者恆大,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產業的多樣化,多元 + 巨量的生產模式因為物聯網、車用電子,以及分散型的生產機制而逐漸形成。這些百億美元級的超大型企業,可能在NB、手機、伺服器等主力事業依然由母公司承擔外,很多需要軟硬整合的新興產品,也可能透過外包、購倂、持股的方式進行。一旦產業進入成熟期,各種資本的操作、合縱連橫的聯盟模式也會興起。
其次,眾所矚目的電動車商機正在形成,台商磨刀霍霍,但電動車或更遠的自駕車都不僅僅是傳統的製造業。過去汽車產業是先進工業國家的禁臠,未來基於產業發展與國安等各種理由,具有一定具有一定人口或產業基礎的新興國家,產業政策也都朝著自製與結合本土服務業的方向發展。屆時台商不僅可能在不同的國家生產電動車,或者成為各國電動車產業的重要配套夥伴,結合當地的服務業,或者與在地的製造業者戰略結盟,都會成為策略選項。
近來來年美國川普、拜登兩位總統都強調「有意義的掌握供應鏈」,在這樣的呼聲中,台灣的角色日趨重要,而居中穿針引線的通路業者,在智慧製造、智慧運籌、分散倉儲等機制上的布局也不容小覷。在17家百億美元的大廠中,有3家是通路業者,大聯大、文曄、聯強等業者都深具成長動能。
2021年最後一季,華航每個月獲利高達30億元,也與台灣電子業因為塞港等問題改走空運的需求息息相關。我們可以預期,掌握龐大產業數據的通路業者將繼續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也可以預見桃園機場與周邊的服務業者,都可能在下一波的產業結構變遷中,透過數位轉型,經營體質的調整而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