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瞭解,全世界主要的航空公司中,只有3家還處於獲利狀態,台灣的華航、長榮與南韓的韓航。我們可以理解這與電子業的供應鏈息息相關,畢竟半導體出國不坐船,絕大多數是搭飛機的。
南韓是記憶體生產大國,台灣則靠晶圓代工與封測產業稱雄市場。據台灣經濟部公布資料,2021年台灣出口商品有42.5%銷往中國,半導體當然是大宗,成長25%。從NB到5G、電動車、工控系統的需求,讓台灣在全球疫情肆虐,經濟低迷的困境中沒有垂頭喪氣,甚至一枝獨秀,我只能說是「天佑台灣」!
在COVID-19肆虐全球之前,全球的航空運輸業有超過80%來自客運,不到20%是貨運的收入。2021年估計航空業的營業收入是4,720億美元,大約是疫情之前一半的水平。2021年的收入中,客運更是僅有疫情爆發之前37%的水平,相反的航空貨運的總收入可達1,750億美元,是疫情之前的1.7倍。
據華航與長榮最新公布的財報,2021年的貨運營收成長都超過6成,華航營收將近90%是貨運的貢獻。由於塞港、半導體短缺等問題,華航、長榮的貨運都將繼續扮演獲利主力的角色,預期航運業的榮景還將延續到2023年。
除東亞的台灣與南韓外,其他高度仰賴客運的航空公司,根本無法平衡,自疫情爆發以來,航空業的損失已經高達2,010億美元,但亞太地區最早復甦,這與供應鏈角色,以及半導體的空運功能息息相關。
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上看6,000億美元,甚至有人樂觀預測1兆美元的時代已經不遠了。果真如此,我們如何理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零件配套、運籌的商機呢?
天佑台灣,天助華航、長榮,這是個機會財,但2022年之後,產業會有哪些改變,半導體、ICT運籌服務跟航空貨運之間的關係應如何調整?如果我們相信整個亞太的供應鏈將會有黃金十年,那就要理解供應鏈結構的改變,而不是等著天上掉下來禮物,趁機撈一筆。
隨著分散型生產體系的形成,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都會成為台商重要的落腳地,我們的航空公司、零件通路商,甚至傳統在幫忙申報作業的報關行、遠雄自由貿易港是否理解運籌體的變化,並綢繆因應之道?
1990年代時,台灣想過要發展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但當時的時空條件並不適合,但現在我們不只要理解越南、印度的需求,如果台商也必須結合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建構專屬北美的生產基地,我們能對這樣的環境變化一無所知嗎?
機會來了,挑戰一定跟著來。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困難,不在於環境,而在於我們無心。別沉浸在護國神山的神話裡,半導體業的朋友最近最熱門的議題是「如果台積電垮了,哪些可能是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