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IGITIMES Research彙整資料顯示,全球汽車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8,300多萬輛的高峰之後,因COVID-19影響、供應鏈失調,2020與2021年都是走低的狀況,估計在生產設備與零件供需回穩之後,2023年才能回到2019年的銷售總量。
現在大家一則關切市場何時回溫,另一方面又得面對電動車蓄勢待發的商機,在多元變化的環境中搶得先機的人,最可能成為市場上的贏家。
DIGITIMES Research經理林芬卉指出,2021年全球電動車將有600.6萬輛的銷售規模,比2020年成長91%,這也當然引起各家車廠的關注。在各大市場中,中國依舊引領風騷,全年電動車銷售量將達292萬輛,佔當年車市比重,將從2020年的6.2%、2021年的11.7%,一路往上攀升到2023年的18%。
中國市場一掃2020年因疫情影響只成長18%的弱勢,2021年可望成長134%。中國車市中,電動車比重不斷攀高的原因與中國政府實施雙積分制息息相關。中國政府規定,車廠生產的汽車中,電動車比重必須從2020年的12%,以每年2%的比重往上調整到2023年的18%。
車廠為了符合政府的規範,也推出城市年輕人愛用的Mini小車,這些都是中國電動車車市較他國更為熱絡的關鍵。在內外正面因素的驅動下,中國車市電動車的比重將在2021年提高到11.7%,比2020年提高5.5個百分點。
緊跟在後的是歐洲市場,可望從2019年56.4萬輛,增加到2020年的136.5萬輛與2022年的220萬輛,近兩年成長率分別為142%與61%。歐洲的電動車產業戰略是棍子、蘿蔔一起上的策略,一方面強力要求碳排放合規,一方面祭出高額補貼。預期歐盟市場2021年電動車銷售量將達220萬輛,滲透率將超過15%。
在車廠意圖避免鉅額罰款與各國同聲推動的驅力下,估計2025年全球電動車的銷售量就可能達到2,700萬輛,也有機會達到30%的滲透率。
此外,全球電動車受到疫情與供應鏈失調的影響,因為歐美先進國家供應鏈較為完整,相對影響較小,但新興國家變數就多了。原本期待東協、南亞成為新的成長動能,現在反而繼續依賴中國汽車市場的大環境不變,中國市場動見觀瞻。
中國新車廠如吉利(Geely)、比亞迪(BYD)、蔚來(NIO)、小鵬(Xpeng)汽車都受到各國矚目。在中美貿易的矛盾中,中國以充滿誘因的國內市場吸引各國,但很多廠商擔心中美貿易爭議不斷,被要求劃清界線的大局不變,對企業的長期經營策略絕對是個挑戰。
除此之外,消費者物價蠢蠢欲動,車價必然會跟著上揚,在碳中和的大環境下,電動車商機備受矚目,Tier 1的供應商為維持市場地位,超前部署自駕車與軟硬整合商機。各種新的改變必然帶來新的機會,台灣真的可能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