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三星與韓國系列(9):韓國北方政策面對新分水嶺

南韓FDI季度變化

1988年,南韓總統盧泰愚在東西方和解的氛圍下提出「北方政策」,意圖連結蘇聯、中國,舒緩與北韓之間的緊張關係,並做為南北韓統一的先期準備。在那個蘇聯解體的時代,韓國朋友甚至會詢問,如果南北韓統一了,台灣的反應是什麼?

從1990年代開始,南韓朝野對於「中國商機」一直有很高的期待,而南韓也確實掌握了契機,與台灣一樣,善用中國的社會條件,擴大了各種可能的先機。

為了維持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南韓的產業獎勵措施不敢排除中國,也因為這樣,電動車獎勵措施成為中國車用電池長驅直入的捷徑。中國禁止南韓的手機遊戲在中國發行,導致南韓手遊產業一蹶不振。南韓人敢怒不敢言,但時日一久,國內的輿論媒體與年輕人,當然不會拘泥於傳統的北方政策,我們也開始感受到南韓年輕人對於中國的不友善態度。

根據南韓政府研究,從2000年開始,中國選擇的重點產業沒有一個失敗,而且第一個被打敗的國家就是南韓。基本上,南韓也是以「國家資本」發展經濟的國家,但現在中國的GDP是南韓將近10倍,一旦以同一種模式參與全球貿易條件的競爭,首先受害的當然是南韓。

2003年南韓鋼鐵業被中國超越,2004年是石化,2009年是汽車與鋼鐵,2014年手機產業被中國超越,接下來便是LCD面板,現在唯一尚能夠稱霸全球的僅剩下半導體。南韓人心知肚明,如果競爭模式沒有改變的話,「朝鮮半島會變成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面對中國的低價攻勢,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調低電動巴士售價20%。現代巴士在南韓市佔率從2019年的40%跌到2020年的32%;而中國生產的電動巴士在南韓的市佔率,則從23%增加到28%。過去被視為銅牆鐵壁的南韓當地市場如今正解體中,而主要的摧毀力量就是來自中國廠商。

在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現代汽車、SK Innovation與樂金(LG)四大企業參與的美國商務部部長會議中,南韓承諾394億美元的投資計畫,配合美國將半導體、車用電池在美國生產的布局,這些舉動明顯是配合美國牽制中國產業。其中三星承諾以170億美元的規模,在德州奧斯汀擴大半導體的投資規模,現代汽車則承諾到2025年之前投資74億美元,而SK Innovation與LG都將重點放在車用電池上。

南韓人希望中國人體諒南韓難處,但大國的外交只有現實,沒有體諒這回事,連法國與澳洲的潛艦交易都被做掉了,我們能對道義有多少期待呢?1990年代初期,台灣為維持兩國邦交可謂委曲求全,那時的南韓也沒有體諒過台灣,台灣人也都記憶深刻。

現在南韓人能做的,就是改善南韓的投資環境,儘量與國際社會接軌。相較於包括台灣在內的其他競爭國家,南韓在吸引外資上,確實表現出更好的成效。南韓有超過10家的獨角獸企業,繁榮的文創、新創事業,這也在南韓產業三星一枝獨秀的氛圍下,呈現出多元並舉,蓬勃發展的一面。南韓在吸引外資的表現上,遠遠優於台灣便是例證。

2021年是南韓「北方政策」的分水嶺,小國在G2大國角力下,活下來的方法,不是打敗其中一個,而是靈巧的穿梭在兩強之間,生存的關鍵就是企業的「永續經營」。只要認真經營,就有否極泰來的時刻。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