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的勝利方程式,簡單說就是「資本支出+領先製程+良善的企業精神」。2016年台積電資本支出首度超越100億美元,令台灣媒體津津樂道,如果再把台積電資本支出擴大,帶動周邊產業的投資以及外資企業的貢獻,光是台積電帶動的資本投資,在台灣GDP往前推進上的貢獻,也值得大家有些基本的理解。
2016年台灣GDP總額5,663億美元,大家知道GDP由「政府支出+投資+貿易盈餘+民間消費」共同組成,如果以投資通常佔台灣GDP的20%估算,大約有1,100億美元來自投資,而台積電這個系統所佔的比重不會低於整個國家投資的10%。在那個投資意願低迷的時代,台積電堪稱中流砥柱,我們一般看熱鬧的老百姓,至少可以給點掌聲。
但從更專業的門道觀察,台積電資本支出佔營收比重,從2015~2018年間的30%,升到近兩年的40%上下。現在產業進入極紫外光(EUV)的世代,台積電超前部署採購全球出廠過半的EUV設備,並預告未來三年的資本支出將達1,000億美元,亦即資本支出佔營收比重又往前推進到50%。
對台積電而言,買設備、做研發都不是問題,台積電知道EUV設備是超級耗電的系統,張忠謀退休之前的公開場合,都會提到台灣供電問題,因為這可能是台積電的罩門。台灣的水電等基礎設施都是政府的「德政」,台積電享受優質的基礎建設,要長期得到政府與社會的支持,在適當的機會表態、行動都是必然的。
這次疫情中採購500萬劑疫苗,對台積電而言是九牛一毛。只要名正言順、公共利益的需求被適當的滿足,台積電都是一馬當先,也都不會過度張揚,這是台積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台積電在結合企業的社會責任時,「一兼二顧」的雙贏行動。
在台灣,只要跟台積電靠上邊,只要能創造台積電需要的價值,都可能撈到一點好處。經營一個好的企業並不容易,能與社會價值高度連結,又可以掌握自主權,真是令人羨慕。台積電是一台又龐大、又聰明的大型推土機,善用了台灣的產業優勢,又能以自己最大的核心價值,串連出一層又一層的高牆,攻守之間進退有序,所到之處望風披靡,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