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member

創業前的檢視功課

創業之路沒有水晶球,也無需等待不可預期的”東風”,多方位的檢視才可知己知彼。(圖片來源:Pixabay)

創業是一條可以令人實現夢想、滿足成就感之路,也是一條充滿難關與挑戰、且經常是計畫跟不上變化之路,既沒有捷徑,也沒有保證成功的公式。當一個準創業家有了創業的夢想及初步的創業方向後,可以做以下幾個面向的檢視,以期知己知彼、提高信心。

1) 人

-自己(創辦人):是否積極進取並勇於負責?能否冒險犯難和刻苦耐勞?願否分享成功及承受失敗?(領導力檢視)

-團隊:是否有能力交付(deliver)所承諾的?是否有多元化互補的團隊?(執行力檢視)

-輔助團隊:是否有外部顧問及諮詢專家以補足內部經驗缺口,及協助建立不同時期所需的資源網絡(人才、市場、客戶、資金等)?

2) 物

-產品(包括服務)屬革命性的創新(innovation)、還是跳躍式的演進(evolution)、或是較佳的替代品(better alternative),抑或是成功產品的複製(duplicate)?

-從客戶的角度,此產品將對他們有何價值?可以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沒有此產品對他們的影響又是如何?也就是,產品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為何?

3) 地

-目標市場:是新產品新市場?或新產品舊市場?或舊產品新市場?可依物(產品)及地(市場)的屬性劃分成n宮格,決定目標市場及其策略定位

-分析目標市場的潛在成長性如何?

4) 時

-產品推出市場的時間愈早愈好?還是「早不如巧」?(1st or 2nd or last mover advantage?)

5) 金(募資)

- 募集資金越多越好還是夠用就好?

- 估值是否越高越好?

- 投資者可否帶進策略連結(人才、市場、客戶及下輪資金等)

以上檢視沒有標準答案,並非那一種組合成功率就一定高於另一種組合。我過去合作的新創公司中,不乏以明星團隊與革命性的技術成功募集了令人羨慕的高估值資金,但終因市場尚未成熟而彈盡援絕。也有不少初生之犢在對的時間推出對的產品而大發利市,得以鞏固基礎,進而茁壯後勢。

多方位的檢視是為了更充分地知己知彼,並模擬可能的動態變化(政策、市場、客戶、競爭者等),從而訂定合理的商業計畫及風險評估。畢竟創業之路沒有水晶球,也無需等待不可預期的”東風”。做完檢視後,最重要的仍須秉持最初的夢想與熱忱,付諸行動,從過程中不斷調整學習,也許你不知不覺中發現,夢想已在過程中實現!

台大電機系1981年畢業,獲加大聖塔芭芭拉分校電機碩士。在ASIC/CAD領域有多年經驗,旅美期間曾任職LSI Logic及東芝,並創設ASICtronics Solutions公司,後至台積電北美Office負責設計服務及新興客戶群。2003年返台出任創意電子總經理逾13年,期間成功帶領公司掛牌上市,並獲頒2009年國家傑出經理人獎。2016年9月退休,現任創意電子顧問、全智科技獨立董事、Wolley Inc 董事。希望在公餘之暇能積極協助台灣年輕人創新創業,提高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