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ongoDB
Event

經濟學人幾篇關於網路世界的文章(上)

矽谷科技巨腕的反撲

疫情肆虐期間,美國五大網路巨腕的市值都大幅成長,Alphabet、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四家的市值都超過1兆美元,五大科技公司的總市值甚至超過德國的股市總值。一旦他們開始搶奪全球資源,我們就面對無可抵擋的情境了嗎?

每個時代總有領航者,1980年代的半導體、1990年代的PC,從2007年iPhone上市以後的大潮流,我們都從中獲利,且學習了如何進行後續的投資與布局。在美國僅有10%的零售業轉變成線上服務,但已經有20%的服務上了雲端,這些網路巨擘在亞洲等新興市場爭取到很有力的競爭地位,而這些新興市場的雲端服務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但我們必須嚴肅對待的是,愈來愈多的財富集中在美國企業或美國身上,但美國還說要掌握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另一方面,這五大公司掌握了訂單、服務模式,社群媒體對選舉的影響,從美國到緬甸都不例外,但類似底特律這種城市,仍然以1970年代的方式在管理。

中國希望減少對矽谷的依賴,至少有27個國家考慮課徵數位稅,歐洲人希望掌握自己的隱私權,而印度也希望在線上服務找到不同的發展模式。美國學生的負債總額高達1.5兆美元,關鍵不是借了多少錢,而是很多人在追求沒有價值的學位,年輕人茫然,而我們也不知道如何引導他們。

數據經濟

我們現在很多數據都有「Digital Twins」的概念,「Mirror Worlds」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顯而易見的隱藏工具,Metaverse是一個多人共同體驗的新空間,這些背後的數據總量極為驚人,商機也十分驚人。

每輛自駕車,每8個小時可以創造出30 Terabytes資料量,但同時也面對各種數據所有權的爭議,加上很多國家主張自己的數位主權。在使用權上,數據究竟比較像是Oil或Sunlight,石油可以讓大家用,但有價格、環保議題,陽光則沒有這種問題。

Mirror Worlds代表著兩個不同的世界,但Virtual world會刺激physical realm的需求,就像柏拉圖所說:「Real world objects are just imperfect copies of their true being in the spiritual realm.」真實的物件,不過是心靈層次不完美的反映而已!

這樣的數據經濟體系其實需要不同的服務概念、系統,甚至不同區域的經營模式,而這也印證了軟體與知識在未來商業行為上的價值。我們可能需要知道數據的分類,加密與不加密的數據使用模式,而具有Insights去分析數據資料者,將是未來世界的贏家。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