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在這次的疫情影響下,遠端工作會是暫時的權宜之計,或將加速改變人類的工作型態?台灣又能在此得到什麼借鏡呢?
相對於這次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台灣在防疫工作上做得可圈可點,疫情對台灣科技業的上班族並沒有很大的影響。
反觀於世界的科技重鎮矽谷,大部分的科技公司早早在3月中就宣布所有的員工可以在家工作到疫情平緩為止。甚至Twitter CEO Jack Dorsey也在五月中宣布,所有的員工可選擇永久遠端在家工作。
對大部分矽谷科技公司而言,員工一星期能在家工作一到兩天是非常平常的,通常也不需要特別跟主管報備。尤其在交通堵塞的舊金山灣區,免去通勤可以輕易地省下一到兩小時,並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
就我個人在灣區的工作經驗,大部分的會議邀請都會附上電話會議(conference call)連結,讓會議參與者可以選擇是否要到場參加。
就一般的會議,除非有技術上的問題,像是收訊不良或是雜音等,不然通常效率都跟當面溝通沒有任何顯著的差異。唯獨像是面試、新進員工訓練、及Workshop等,公司還是會要求所有人必須親自到場參與。
這次的疫情更進一步挑戰了現今矽谷既有的工作模式,讓所有的事情都必須遠端解決。擁抱改變必定有陣痛期,但伴隨而來的也是新的契機。
除了Twitter率先決定所有的員工將可以遠程工作外,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也宣布將在美國達拉斯、丹佛、亞特蘭大建立新的hubs來網羅當地的科技人才。
具體Facebook hub的運作模式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像是類似co-working space的概念,讓所有當地的Facebook員工仍能享有一個工作的空間,以及得到適當的IT的協助。Facebook的此舉,其實也代表在過去2個月期間,員工即使各自在家工作,還是能夠有效的協調配合。
另外,灣區近年來水漲船高的房價也變成了吸引人才的阻力,對這些需要大量知識型人才的科技公司,若遠端工作的模式成功建立了,人才庫(Talent Pool)也可馬上擴大了好幾倍。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看到更多的矽谷科技公司在海外設立更大的研發據點,而非僅設立專注於在地化或銷售業務為主的辦公室。
對台灣而言,雖然疫情並未對大部分科技產業的工作型態產生衝擊,但對希望能追上矽谷的台灣科技業仍有許多可借鏡的地方:
1. 更彈性的工作型態:
在台灣能允許讓員工在家工作的本土企業還是少數,很多企業主都會有員工不在辦公室就不能工作或產出會降低的迷思。
但其實不夠彈性的公司文化,反而是把人才留在台灣的的阻力。周遭許多後來決定離開台灣到海外發展的朋友,正是因為美國的工作環境比較有彈性,可以兼顧事業跟家庭。
實際上只要能妥善地利用各種遠端工作的工具,像是現在十分火熱的Zoom、Slack、Google Drive,甚至是傳遞視訊訊息的Loom,就可以彌平很多因為遠端而造成的不便。
或許一步到位讓所有人可以永久在遠端工作並不適用於台灣,但科技產業如能讓遠端工作模式制度化,絕對是台灣留才及吸引國外人才的助力。
2. 台灣是否能保握契機,成為歐美企業在亞洲的研發中心?
台灣的工程人才素質高,每年也有大批的留學生出國深造(台灣是美國第七大留學生來源),最後落腳矽谷。許多人並非不想回台,只是要能在台灣找到跟矽谷灣區工作性質、薪水、及工作環境同等級工作的機會並不是那麼的多。
政府在推動的「亞洲.矽谷」計畫其實不外乎也是希望能藉由矽谷的模式及海外的台灣人,加速台灣科技業的發展、轉型並加速與矽谷接軌。
這次的疫情及中美的矛盾讓台灣的能見度增加,遠端的工作模式也證明了地圖上的距離或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絕對。
至於要怎麼能讓台灣在如新加坡、南韓等的亞洲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變成真正的軟體以及創新重鎮,則是政府以及海內外台灣人們接下來須要好好思考的!
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NATEA)會員,台大電機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MBA,曾任職於華碩電腦、甲骨文、以及麥肯錫顧問公司。專注於科技產品開發管理以及產品設計價值分析。目前將任職於Google矽谷總部擔任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