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member

接電話的第一聲 「Hello」是怎麼來的?

林一平手繪之克拉克(左)與普斯卡斯(右)。林一平

資通訊服務要成為殺手級應用,必須讓用戶們很快學會使用,才能廣為流傳。我看過很多資通訊的應用非常有創意,但普羅大眾不知如何使用,因而失敗。行動數據最早期的殺手級應用是簡訊(short message),這個應用在台灣也要經過三年教育,教導大眾如何使用,才廣為接受。簡訊應用普及後,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也水到渠成,更演進到今日廣為民眾接受的Line、WeChat、Twitter等應用。

使用資通訊服務,引發爭議的有趣例子是電話。電話的發明,提供人們不必面對面的談話方式。而人們第一次面對電話筒時,常常不知所措,講不出第一句話。當時有人建議比較正式的問候語,例如「What is wanted?」或者是「Are you there?」 。

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最早大力推廣「Ahoy-hoy」這個字。「Ship Ahoy」是水手呼喊其他船隻的聲音,意思是「喂,那條船呀」。貝爾大概感覺電話的兩方距離甚遠,就如同呼喚遠方的船,因此建議「Ahoy-hoy」這個字吧。

但今日眾周所知的電話問候語是「Hello」,而非「Ahoy-hoy」,當年曾為這兩個電話問候語引發爭議。據說「Hello」這個字源自於法文「hola」,首次出現於1833年的一本書英文書《The Sketches and Eccentricities of Col. David Crockett, of West Tennessee》。書中敘述,美國西部拓荒的傳奇人物克拉克(David Crockett)在密西西比河畔以「Hello」和人打招呼。1860年後Hello這一字就常常出現在文獻中。

貝爾提議「Ahoy-hoy」這個字當電話問候語時,愛迪生(Thomas Edison)相當不以為然,想以「Hello」一字取代。愛迪生採取一個很聰明的策略,於1877年寫信給中央區電報公司(Central District and Printing Telegraph Company;就是現在的Verizon)總裁大衛(Thomas B. A. David),說服他認同「Hello」。他說:「大衛老友,你瞧,喊Hello時聲音至少比Ahoy-hoy多傳10~20英呎,你甚至可以省掉電話鈴聲的費用呢!」同年,發明人工電話交換機(switchboard) 的匈牙利人普斯卡斯(Tivadar Puskas)首度在波士頓用新發明試打電話。他的第一句是匈牙利話「Hallom」,意思是「我聽到了」。「Hallom」發音極類似「Hello」,影響到大眾。後來大家就採用「Hello」,不再Ahoy-hoy般的「叫船」啦。這場電話問候語的拉鋸戰,最後由愛迪生勝出。

另外有一種說法,1880年時因為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A Telephonic Conversation》一文,使得Hello成為公認的電話問候語。馬克吐溫是很能接受新科技的人,常常率先使用剛發明的產品,如打字機及電話。在使用過程,自然也會以作家的社會學觀點,建議使用新科技的恰當禮儀,沿用到今日。

拿起電話筒、撥號、「Hello」完後,第二句話是啥?應該自己報名字,如「This is Jason」。最討厭的是接到電話,來電的人不報自己的名字,你只好問:「Who's calling, please? 」而最討人厭的是,對方回答,「是我啊,你怎麼聽不出來?」真令人想摔電話機。為了教育客戶使用電話服務,早期的電話號碼簿明列許多規則,例如通話過程應該保密防諜,又例如說完電話,要將話筒掛好。諸多規則今日看來,讓人莞爾一笑。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