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近期負面消息不斷:市值已經跌到半導體類股的第十名,是台積電的5分之1;晶圓代工業務持續擴大虧損;先進製程發展不順;高通(Qualcomm)搶先與微軟(Microsoft)合作推出AI PC的晶片。
這一切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是無法想像的事,英特爾到底怎麼了?
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上周在台北的COMPUTEX發表主題演講。演講是以擊鼓演出開場的,頗有對這些負面訊息,採取鳴鼓而攻之的味道。Gelsinger以摩爾(Gordon Moore ),在早年提出摩爾定律時所說的一句話開始,「Whatever has been done, can be outdone」,也就是說「過去不論完成了什麼,都是可以被超越的」,他相信自己是在做件超越前人的事,包括要在4年中完成5個先進製程節點。
憑心而論,就個人的觀察,英特爾還是一家非常有創新能力的公司。
過去不少英特爾的創新是在創造一個產業生態,引領整個半導體界往前邁進。比如說,在90年代英特爾率先提出12吋晶圓平台,2000年代又接著倡議18吋的晶圓;為了PC的無線網路,提出WiMax架構;而Lightpeak是為了解決PC的有線高速訊號傳輸;在封裝上,與日本的味之素共同開發ABF材料;最近被討論甚多的玻璃載板,以取代現有的高速載板,也是英特爾在多年前所提出的;為了解決晶片功耗過大的問題,英特爾率先提出晶片背面供電(backside power)的想法,為目前最有潛力的解決方案;甚至EUV的微影技術,也是英特爾首先贊助的科研計畫。即便台積電轟動武林的CoWoS,英特爾也有EMIB(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的技術來抗衡。
上述這些林林總總,如果沒有英特爾的創新與推動,整個半導體產業也許還停留在石器時代,絕非現在的樣貌。
這麼一家創新又技術領先的公司,是發生了什麼事,造成今天的局面?
首先,英特爾在最近的20年間(2005~2024)已換了4任的執行長,任期遠短於先前摩爾在位的12年,以及Andrew Grove的11年。除了Gelsinger為技術出身外,其他3位都出身於營運或者財務。
其次在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生態改變,尤其是先進製程,7奈米製程節點是一個關鍵。
在2010年初期,全球在開發7奈米技術,都遇到相當的瓶頸。首先若延襲既有浸潤式DUV技術,在關鍵的微影製程,需要經過3次到4次的曝光程序,既費時又費工。當時的EUV,雖然只需1次的曝光,但是由於光的強度不足,每小時晶圓的產出遠低於100片,量產上遭遇困難。整個產業瀰漫著悲觀氛圍,認為技術已經遇到天花板了。換言之,在資源上的投入就不再這麼積極。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是,英特爾是家IDM的公司,有自己的產品。在這段期間英特爾先後併超過10家公司,比較大的購併案包括Altera (FPGA晶片),Mobileye (ADAS,車用自駕晶片),Habana(AI晶片)等。由於先進製程遭遇到瓶頸,自然地會考慮到CPU之外的產品線,再加上執行長多出身於營運,自然是忽略在技術深耕上的投入。
反觀台積電,由於沒有自己的產品,唯一的選擇,只能在技術上加大力道尋求突破,以及與客戶的充分合作。終於EUV的瓶頸打開,加上蘋果(Apple)、NVIDIA等重大客戶,不斷地對於先進製程的需求,最終導致今天英特爾的困境。
在COMPUTEX 2024的主題演講上,Gelsinger賣力地介紹自家Xeon 6 伺服器處理器、Gaudi 3 AI加速器,以及AI PC Lunar Lake處理器。其中Gaudi 3以及Lunar Lake是委託台積電生產,分別使用5奈米以及3奈米的製程。這也顯示Gelsinger想要超越過去英特爾的積極作為。
個人的觀察,英特爾還是個相當有底氣的公司,Gelsinger的企圖心以及有步調、彈性的作為,若能假以時日,勢必會威脅到超微(AMD)甚至NVIDIA。美國政府也一定會全力來支持英特爾,因為英特爾是唯一擁有半導體先進製程能力的美國公司,而半導體又是全球兵家必爭之地。
最後,英特爾是否有機會威脅到台積電的龍頭地位?值得我們深思。
曾任中央大學電機系教授及系主任,後擔任工研院電子光電所副所長及所長,2013年起投身產業界,曾擔任漢民科技策略長、漢磊科技總經理及漢磊投資控股公司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