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風暴與科技業的諸多挑戰(11):國際秩序的重整

黃欽勇
2025-04-16
產業觀察-586

是啊,中國人抱怨美國的非關稅障礙,但很多想進到中國市場的外國車廠、品牌,哪一家不是鎩羽而歸?

當世界貿易組織的(WTO)規範成為聊備一格的規矩,現在真正訂定遊戲規則的是川普(Donald Trump),其次是中國的習近平,但任何想起而效法的國家要擔心沒有足夠的科技實力,也擔心被報復。全球化的時代飄然遠去,我們成了享受成果的最後一代!

每個智駕車參賽者都知道Level 3的規格,但只有中國電動車可以落實。也許有人擔心智駕車的風險,如果您對科技的發展具備足夠的自信,每個人都可以輕易預測智駕車的事故率必然可以快速改善,中國人不會為了枝微末節的顧慮而延緩發展進度。

小鵬汽車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說,2026年中國Level 3的智駕車必然可以上路。這家才成立10年的公司,已經是行業裡的老鳥,中國全力推動電動車,也有很多國家安全與全球競爭的考量。

中國更相信「智駕車是AI的天然牧場」,美國現有3.5億輛運作中的汽車,如果被翻天覆地的改變,那也可能是美中經濟實力的分水嶺。過去美國人以汽車定義了Mobility的意義,未來會是中國人來定義嗎?

其他二線國家的觀察

日本的Rapidus只是日本重建半導體產業的開始,當地都是50~60歲之間的老工程師,能做的事情是將自己的經驗傳承給下一代,而日本政府願意投資數百億美元用於可能沒有回收的事業,這是很多國家政府做不到的決心。

地球人的賽場已經從地面一直打到太空,許多影音視訊的服務其實來自遙遠的天空。紐澳兩國之間已經有很多衛星通信的協作模式,美中兩大強權之外,澳洲加上日本、印度也可以在太空競賽中佔有一席之地。印度、日本、澳洲相互喊話,但仍缺臨門一腳。

至今為止,太空科技的投資有80%來自政府部門的投資,一方面太空科技必須結合電子、機械、航太科技,是一種昂貴、高門檻的投資,二方面牽涉國家安全的議題,企業參與仍存在太多變數。

新加坡已經發射超過30顆衛星,並利用這些衛星彙整各種服務,他們很明白國家的邊界與事業之間的關係正在被重新定義中。金融業必須知道透過無線網路交易的服務也正在被改寫中,新加坡與世界銀行合作正在實驗各種新的服務模式。

但現實的世界裡,很多通信設備都來自中國,而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連資料分享、發射衛星都受到很多的限制。在太空科技產業的角色不會是主要的角逐者,但就像AI一樣,台灣嘗試成為主要的設備供應商。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
智慧應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