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2026年HBM價格恐跌10%? | 馬雲要「讓阿里再次偉大」?
早安。
台北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 2025)將於本週登場,國防部17日搶先曝光新式武器設備,包括M1A2T戰車、海馬士多管火箭、強弓反導彈系統,以及勁蜂系列攻擊無人機、銳鳶二型無人機、快奇攻擊無人艇等。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量子運算主機建置計畫」究竟使用超導、光量子、還是離子阱,目前均未定案。但2026年開始,量子國家隊要擴大編制,結合CPU、GPU和量子的高速運算架構,並且有落地機制。這也是「AI新十大建設」很重要的一環。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中國BAT轉向本土晶片 政策與AI推論需求加速斷開NVIDIA?
中國雲端大廠騰訊本週宣布,已完成與本土供應商提供的AI晶片產品整合,未來將更大規模的採用中國本土晶片進行雲端AI運算。加上先前阿里巴巴和百度也開始採用中國本土AI晶片及自研晶片的消息,顯示中國「BAT三雄」正積極尋求NVIDIA以外的運算解決方案。
這種加速轉向的趨勢,其實有許多不同的背景因素。除了來自中國官方的政策壓力,更主要的原因,或許在於雲端服務業者日益重視AI運算的成本效益。特別是在AI推論階段,企業勢必會尋求多元的解決方案。
NVIDIA多供應商策略激起價格戰 2026年HBM價格恐跌10%
隨著第六代高頻寬記憶體(HBM4)時代拉開序幕,記憶體廠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儼然已正式啟動。
南韓業界人士指出,預計從HBM4開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美光(Micron)的加入,恐讓SK海力士(SK Hynix)難以持續維持獨佔地位。
全球汽車電子/電氣(E/E)化改革持續推進,但無聲的利潤寒冬正快速蔓延。據諮詢公司安永(EY)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第2季全球前19大車廠總營收僅小幅下滑1%,可總利潤卻驟降55%,推使2025年上半總利潤年減達49%。
反映全球汽車產業包含歐洲、美國、日本、南韓等主流車廠在技術轉型與成本壓力下,已進入營收持平、利潤腰斬的擠壓期。
深度:馬雲回歸重掌阿里AI+雲端戰略 再造「中國版甲骨文」?
自2020年底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以來,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如今再成焦點。近日多家外媒消息指出,馬雲在阿里內部的決策參與度,已達到自2019年卸任董事長以來的最高能見度,甚至對人工智慧(AI)與雲端業務的規劃均親自過問。
消息一出,阿里在港市值突破3兆港元,再創新高。這也讓外界開始揣測,馬雲是否有意「讓阿里再次偉大」(MAGA),並引申出一個業內關注的話題:阿里是否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國版甲骨文」?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17日向國科會第17次委員會議提報「矽光子研發成果與未來規劃」。台灣最快在一、兩年內,就能做出400G/pbs的高效光模組。而且除了伺服器、HPC、資料中心的應用,其它領域也可能用到矽光子共封裝技術。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表示,與銅線相比,矽光子傳輸可改善2/3的能耗,這是NVIDIA積極推動這項技術的原因,台灣相關供應鏈也受到客戶和市場的重視。因為按照傳統的架構,單通道速度最快僅100Gbps,就算光纖封裝後的8通道全部用滿,總傳輸速度達25.6Tbps就到頂了。所以有了矽光子架構,單通道速度可提高4倍達400Gbps;光纖通道可提高10倍至80個通道;傳輸速度可提高至16倍,至409.6Tbps。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