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中國視角下的AI「真繁榮」與「虛熱潮」| 納智捷品牌「裡子比面子重要」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6
NetApp
aiexpo2026

每日椽真:中國視角下的AI「真繁榮」與「虛熱潮」| 納智捷品牌「裡子比面子重要」

  • 陳奭璁

早安。

針對近期市場傳出鴻華先進有意收購納智捷(Luxgen)一事,劉揚偉表示,將好的產品擴大銷售,是鴻華先進想做的事情,但要怎麼做,還要與品牌業者、通路業者商談,鴻華先進與納智捷對於目標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要擴大銷售與市場。針對可能會怎樣進行,劉揚偉則表示,「要問鴻華先進」。

佳世達大艦隊主要是靠購併成形,但近年來則有放緩的態勢,董事長陳其宏說,佳世達2024年只有購併兩家公司,一家是擁有丁丁藥局的諾貝兒寶貝,另一家則是台灣最大的捆包機製造商怡進工業,至於2023年則沒有併購,也就是說,佳世達過去2~3年來,已經放緩了購併的腳步,但這不代表佳世達不會再繼續購併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三星傳再調降HBM3E價格 力拚HBM市佔重返35%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傳為重振高頻寬記憶體(HBM)市佔率,將進一步下調HBM3E價格。業界認為,三星此舉意在彌補其因認證延遲而造成的落後,並重建其半導體領導者的地位。

據韓媒New Daily等引述業界消息,三星正以2026年在HBM市場的市佔率回升至35%為目標,從多個角度擬定策略,其中就包含擴充產能以及調整價格。

美國AI建設瓶頸及變壓器老舊挑戰 華城25億擴廠搶外銷市場

全球各地興起AI資料中心興建潮,不過近期市場傳出,美國第三方資料中心開發商延遲,突顯AI基礎建設發展瓶頸,而角逐AI算力的背後需要的是龐大的能源供應,如今卻面臨電網設施老化和供應鏈挑戰。

隨著美國AI基礎建設如火如荼展開,華城電機2025年上半外銷佔比已超過5成,因應大型電力變壓器外銷需求,華城近日在董事會上通過新台幣25億元擴廠資本支出預算案,總經理許逸德證實,將用於台中廠擴廠,規劃2025年底前完成發包,預計2027年第2季投產。

評析:AI泡沫論再起? 中國視角下的「真繁榮」與「虛熱潮」

隨著2025年即將進入尾聲,全球人工智慧(AI)熱潮再度引發「泡沫化」爭議。從矽谷到華爾街,再到中國的科技與資本圈,關於「AI 是否正在重演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的辯論也愈演愈烈。

有鑑於中國在AI領域扮演要角,不同於過去身為觀察者角色,如今中國也已成為推動全球AI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相關議論也引發廣大業內人士關注。

「裡子比面子重要」 納智捷品牌存續下一步

納智捷身為裕隆集團旗下裕隆汽車自有品牌,歷史定位與意義相當特殊,近期傳出,鴻華先進有意購併納智捷,無疑引發話題。

台灣汽車工業發展歷史悠久,但一直缺乏真正屬於台灣的自主品牌,裕隆集團身為台灣汽車產業的老班底,終於在2008年藉時任瓜地馬拉總統訪台參觀裕隆集團新店總部的契機,讓「納智捷」首度露面,並於隔年正式推出首款作品Luxgen7 MPV。

國巨主被動元件購併「雙刀流」 董座陳泰銘下一步?

從1997年購併德國最大功率電阻製造商Vitrohm,國巨正式插旗歐洲、中東、非洲市場;到2018年購併美國普斯(PULSE),讓集團一口氣收穫多家國際大客戶;再到2020年吞下美國電容大廠基美(KEMET),使營運重心逐漸轉向鉭電容(Tantalum Capacitor)等高技術門檻產品。

陳泰銘每一次的版圖擴張雄心,一方面以水平整合補足旗下產品線缺口,擴張積層陶瓷電容(MLCC)等被動元件訂單規模,掌握市場議價權;另一方面也運用垂直整合策略,進一步跨足電源管理IC(PMIC)等主動元件領域,為新一輪潛在商機提前布局。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