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鋰離子電池奠基者John Goodenough
2023年6月25日,媒體報導美國德州大學教授John Goodenough過世消息,享壽100歲。第一次注意到Goodenough是在2019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該年度諾貝爾化學獎,表彰3位傑出科學家在鋰離子電池研究的貢獻,而Goodenough與來自英國的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的吉野彰,共同獲得此殊榮。首先我注意到的是他的姓氏,他要如何地介紹自己?I am Goodenough?其次是他得獎時已高壽97歲,是歷屆諾貝爾得主中年歲最長的一位。Goodenough在鋰離子電池最基礎的貢獻,完成於1970~80年代,也歷經40餘年才終而獲獎。事實上在諾貝爾獎的歷史中,有人是因為不幸離世而失之交臂。其中最令人扼腕的是在2000年的物理獎,頒給IC的發明人Jack Kirby,而另一位共同發明人Bob Noyce卻已於1990年,在美國德州住家,游泳時心臟病發去世,享年62歲。因此,Kirby在諾貝爾委員會的官方文字記載的是「for his part in the inven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鋰離子電池因為鋰是最輕的金屬,且又是在週期表上第一族的元素,有著相當高的電化學反應活性。相較於傳統的鉛酸及鎳氫電池,以鋰離子及電子作為電池內部導通的電池,有著輕量化及高能量密度的優勢,所以廣泛地使用於行動裝置及電動車,甚至於儲能系統。第一個鋰離子電池雛型是由Whittingham於1970年所提出,當時是以鋰金屬作為負極材料,而以金屬硫化物作為正極材料。由於鋰金屬的活性,電池相當容易燃燒爆炸。Goodenough改用金屬氧化物作正極材料,添加鈷、錳等金屬,一方面改善電池安全性,同時也大幅地增加電池能量密度,也就是建立當今最廣泛使用正極三元鎳鈷錳(NCM)材料的原型。日本學者吉野彰的貢獻在於,使用石墨碳作為負極材料,取代鋰金屬,更進一步改善電池安全性,並增加電池充放電的壽命。有了這一連串突破性的發展,Sony於1991年正式推出第一顆商品化的鋰離子電池,從此改變世界。Goodenough是位大器晚成的學者。當他大學畢業時,還被徵召到歐洲參與二戰。之後他進入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固態物理博士,與楊振寧教授是同學,楊教授最近也剛過100歲生日。Goodenough早期在50年代的研究,以過渡金屬磁性氧化物材料為主,應用於磁性記憶元件,包括鐵鈷鎳的各式氧化物。Goodenough是在54歲之後才開始研究電池材料,也因為之前有著無機金屬氧化物的基礎,得以很快地在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做出重大貢獻。在美國大學教授是可以不退休的,Goodenough在90多歲的高齡,依舊活耀於學校的實驗室,並指導學生。他晚期的研究聚焦於全固態電池的開發,也就是用固態材料取代現行的液態電解液。此全固態電池,不僅可以更進一步地增加電池能量密度,電池壽命的延長,同時充電的時間也可以大幅縮短。Goodenough雖然在鋰離子電池上,有著卓越的貢獻,但是終其一生,卻沒有得到任何商業上所衍生的利益。在Goodenough之前,諾貝爾獎最高壽的得主是,獲得2018年物理獎的美國貝爾實驗室 Arthur Ashkin,當年他已經是96歲,因為optical tweezer的發明而獲獎。Ashkin在得獎後,對媒體說他抽不出時間接受採訪,因為他正忙於太陽能的研究。也許就是因為全心投入所喜愛的研究工作,使得這些研究人員得以延年益壽,不知老之將至。
20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