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英雄總是成群結隊而來,也經常一起謝幕!

有人問我如何看待半導體景氣走跌的趨勢,我說半導體業從來都不是被嚇大的!

日前與人工智慧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一起主持「科技行腳」時,溫怡玲引用史學家王汎森的話說:「天才總是成群結隊而來」。我想英雄不也是這樣嗎?民國初年在五四運動時期參與的青年學者,也許他們才是中國熬過二次大戰的中流砥柱。從魯迅、胡適,到國共戰後在台灣建構高等教育體系的台大傅斯年、清大梅貽琦,他們一路走來比肩齊步的同儕甚多,人生並不寂寞。

政府支持的RCA計畫啟動於1974年,胡定華帶領的工研院團隊包括曾繁城、章青駒、蔡明介這些業界的菁英,在不同廠區學習製造、設備、封測等專長。曹興誠、楊丁元、史欽泰這幾個在大學時期就熟識的朋友,一起成為時代的英雄,沒有他們,台灣半導體業不會有群聚的效應與效益。但當年他們創業時,產業訊息不完整,資金不知從何而來,風險遠比留在工研院高出很多。

1980年代初期,宏碁、神通互為瑜亮,也成為台灣電腦業的少林寺、武當山,施振榮、苗豐強經常出現在媒體,宣揚個人電腦時代來臨的福音。嬰兒潮世代的我們跟著前輩的足跡與呼喚,一起撐起了這一代的奇蹟。

我出生的那一年,也是發明積體電路的那一年。我們唸大學的1970年代,半導體從附屬於企業,為強化自家產品功能而存在的地位,進化到獨立於企業之外的獨立事業體。1971年,英特爾(Intel)推出4004微處理器,加上英特爾在記憶體上的進展,將半導體產業在歷史的長河中寫下篇章。

「時代領袖」的價值更是關鍵

1970年代不是個國泰民安的時代,對台灣而言更是如此。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讓1960年前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面對更大的挑戰。政府嘗試著在勞力密集的成衣、紡織之外,找到推動整個國家往前推進的主力產業。1970年代末期醞釀成長的科學園區、半導體、個人電腦業都在1980年代漸成氣候,剛剛走出校門的嬰兒潮世代躬逢其盛,很多人創業有成,甚至到今天為止都是社會的翹楚,他們是多變世界的中流砥柱。

在美國,英特爾的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引領風騷30年,多少人起而效法,成為今日美國半導體業的礎石。在台灣,從施振榮、苗豐強、郭台銘開始算起,是那些在1970年代初期就以電子科技走上創業之路的英雄們,走出了這條康莊大道。我與他們熟識,更欽佩他們對台灣的貢獻,沒有他們勇於突破,我們可能還是朝九晚五、搭便車的跟隨者而已,台灣更不會以「矽島」之名揚威國際,我也以《矽島的危與機》一書探索我所看到的世界。

這幾天英國女王過世,不久之前戈巴契夫、安倍晉三走了,他們都是活躍於世界政治舞台的標竿人物,最近他們一起謝幕,我們責任未了,還得繼續努力!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