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20與2021年出版的《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 Report),到2030年全球氣溫真的上升1.5度C的話,野火、暴風雨、飢荒將會接踵而至。
為了加速、擴大對溫室效應的管控,我們從產品本身的管控,擴張到流程與消費行為的管控,也就是過去比較重視產品本身綠化程度,但現在進化到生產的流程,甚至消費者也要同步進化的要求。
這些規範正在發生中,速度也遠快於我們的預期。過去台灣人對於標準並不熟悉,或者採取比較被動的方式,對於地緣政治也總是覺得,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人頂著。但英國標準協會(BSI)2016年才訂定的人工智慧(AI)道德標準,如今也被普遍採納。
70年前,我們對於產業標準的無知,才讓「茶金歲月」成為過眼雲煙,現在我們知道2030年的碳排放量要比2010年減少45%,這麼具有野心的目標,位於最上游的台灣製造業,現在該強調的不是「供應鏈」,而是「價值鏈」,無法創造價值的供應鏈,也可能會一文不值!
聯合國旗下的跨政府氣候應對委員會(IPCC)在2018年提出警訊,指出如果地球溫度上升1.5度C,將有70~90%的珊瑚將會消失,而珊瑚是地球透過海洋除碳、固碳的重要手段。除珊瑚外,森林也是重要的碳中和工具,只是森林的排碳要有一定的樹齡,超過60年的樹木,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大的碳中和功能,這些都是節能減碳的基本常識。
從1880年的工業革命至今,地球溫度已經上升了1.8度C。在這個議題上,歐洲領先全球,將會課徵更高的碳稅。現在建築、交通、農業大約各自貢獻了地球20%的排碳量,建築業中,鋼筋水泥是高排碳量的產業。
或許我們可以說,台灣的水泥不賣歐洲,鋼鐵輸歐的比例不高,但在中國對於高污染產業做出更多限制時,中鋼輸往歐洲的鋼鐵正在增加,而在中國生產的水泥也不會船過水無痕。如果鋼筋水泥要繳交的碳稅超過售價的10%,我們已經可以想像現在的通膨,不過是剛開始的議題而已!
農業中的畜牧養殖都是高污染的行業,甲烷是危險的空氣污染物,對氣候變遷的影響遠高於二氧化碳,而甲烷是相對比較容易處理的問題。全世界40%的甲烷來自農業的污染,35%是石化燃料的貢獻,只要對症下藥,是比較容易立竿見影的項目。
COP 26的會議結論,是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減少30%的甲烷,而養豬、養牛的畜牧業者也將首當其衝,而這些成本也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低碳生活已經不是口號,而是從食物到交通手段都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