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時代的陷阱與年輕人的眼淚

很多唸社會科學的人,把「媒體」當成人生的志業,他們想像自己可以跟殷允芃一樣,在時代改變的過程中,不僅觀察時代的轉變,甚至可以成為改變時代的人。

1981年,《天下雜誌》創辦的那一年,這個世界剛剛走過石油危機,台灣則在與美國斷交之後,似乎找到一些可以繼續發展的蛛絲馬跡。在威權時代的末期,社會氛圍逐漸開放,傳統媒體人在政治新聞上還會自我設限,但黨外(反對派人士)的新聞已經四處可見,而財經新聞甚至是政府高層積極鼓勵的媒體取向。

那個時代是媒體的黃金世代,我幾乎認識每一位跑科技新聞的老記者,他們見解獨到,在沒有股市新聞的時代背景下挖掘科技新聞,我還記得王百祿、楊維敏、周正賢、陳書賢那些穿梭在MIC,試著找到獨家新聞的第一代科技記者。時代給了他們登高望遠的機會,網路時代之前的後工業時代,我們在新創的商機中,享受時代給我們的機會。

2000年前後,電子公司大規模透過上市的手段募集資金,科技新聞變成財經新聞,甚至是以股市風向為主的新聞取向。也許挖到獨家新聞的記者,並未深究他們對於股市的影響,但我們知道,科技新聞因為上市櫃電子公司大增而變調。這是個新聞界的危機,但我這個剛剛創辦專業媒體的媒體經營者,堅信「與眾不同」,才能後來居上。

擁有台灣最多科技記者的DIGITIMES,選擇不開設股票版,告誡旗下記者要謹言慎行。也許我侷限了記者的發展,但我們的確吸引了很多好的記者,願意長期在DIGITIMES工作,我們記者的流動率,應該是台灣媒體業中的佼佼者。記者圈子裡總會流傳媒體的工作環境與機會,大概口碑不差,所以不斷有台大、政大這些台灣頂尖的新聞學校畢業生會來接受面試。

我發現,30~40歲之間畢業於新聞系所的年輕人,很多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居無定所」,也許一些好的傳統媒體不再招募新人,網路媒體也談不上真正成功的典範,媒體業的薪資水平不容易比其他的服務業更好些。這個時代似乎設下了陷阱,讓有志於媒體事業的年輕人難有落腳之處。

做為一個媒體經營者、創業家,我在想能不能橫向整合、群策群力,在網路巨擘的包圍圈中突圍?我知道網路時代是媒體的黑暗時代,但我們能擦乾年輕人的眼淚,給他們一些機會嗎?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DIGITIMES,著有《決勝矽紀元》、《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