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台灣碳化矽半導體產業的序曲與樂章

在碳化矽半導體的產業鏈,有必要做適當的垂直整合。DIGITIMES資料照片

日前莊衍松兄在《電子時報》專文中,談到了台灣碳化矽(SiC)半導體的發展歷程,文中提到在工研院以及瀚薪科技在早期所扮演的角色。瀚薪在2020年初已經轉往中國發展,受到國人高度的關注,由於個人在早期不論在工研院、瀚薪,甚至後來的漢磊,都參與並催生了其在碳化矽半導體的研發及製造,因此覺得有必要將當時的時空,以及決策考量做一個說明。

約莫在15年前,個人服務於工研院電光所時期,當時節能減碳及京都議定書,已經是國際間重要討論的議題。而人為所產生的能量大都以轉換為電能,經由電力系統傳輸到終端的用戶為主軸。不論是大型的發電廠或風能及太陽能發電,都得經過多次的直流與交流間的轉換,以及高壓與低壓間的電力轉換來完成。每次的電力轉換需仰賴半導體的功率元件,也都會有功率上的損失,若元件的轉換效率能持續的提升,既使是1%的改善,都會產生巨大的貢獻。

但是受限於以矽半導體為主的功率元件,如MOSFET、IGBT或superjunction,能夠持續改善的空間相當有限,因為在功率元件領域,很多的特性是由半導體材料的物理參數所決定的。因此使用寬能隙半導體,如碳化矽或氮化鎵(GaN)是一個長期必然的趨勢,問題只在於會發生的時間點。

然而15年前,既使在以產業技術研發為主軸的工研院,要提出碳化矽半導體的科專計畫,是很難獲得評審的青睞。主要原因在於當時的氛圍,認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已經相當地成熟,政府的科專計畫應轉移到新興的領域。後來是個人到經濟部技術處向承辦的主管做簡報,才獲得一個小型的專案經費。之後電光所開始組織團隊,並派遣優秀的同仁到瑞典的國家研究機構,長期的學習並參與他們在碳化矽的研究計畫,最後並將技術轉移回國內。同時間工研院駐莫斯科辦事處,也積極地接觸到碳化矽基板的發源地,聖彼得堡工業大學實驗室,並完成將相關技術技轉給國內的廠商。

當時國內的產業界雖然都開始洞悉到寬能隙半導體的未來潛力,但是能付諸行動,並且長期投入的就屬漢民科技的黃明奇董事長了。黃董事長不僅支助了工研院的研發計畫,並且購買了一部售價不斐的碳化矽磊晶機台,供工研院無償使用。所以當碳化矽研發在電光所有一定成果後,主要的團隊成員利用工研院衍生新創公司的辦法,成立了瀚薪科技,當然漢民就成為主要的投資者。而我個人也離開了工研院加入漢民科技,並在旗下子公司漢磊科技,建立起碳化矽4吋的磊晶及晶圓製作的生產線。事實上漢磊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先建立了6吋氮化鎵的生產線。

碳化矽半導體是直到Tesla的Model 3開先河,使用於電動馬達的逆向器,才逐漸受到產業的重視。在此之前雖然大家都認同其效能上的優越性,然而初期成本過高,缺乏可靠商品化的出海口,一直是碳化矽半導體在市場推廣上的挑戰。另外我們也觀察到,台灣半導體的產業以水平分工為基礎,這在相對有標準化介面的資通訊系統上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在大電力供應系統以及車用市場上,卻顯得捉襟見肘。因為在這些應用上,不論就元件設計、製作、封裝及系統,彼此間有相當的關聯度,沒有清楚的產品介面規格可言,況且大都是客製化產品。再加上車用的功率模組,可靠度驗證需要花很長及繁瑣的流程,如果元件、製程及封裝在不同的公司,都要各做一次的可靠度驗證,那真是曠日廢時。所以在碳化矽半導體的產業鏈,做適當的垂直整合是有其必要性。

瀚薪科技在初期的經營上,的確是相當的辛苦,自己設計的碳化矽元件,委託由漢磊來代工,雖然擁有技術,但市場之門卻遠在隧道的另一端。平心而論,屏除兩岸意識形態不談,在商言商,瀚薪在中國的確有較佳的發展機會。媒體的評論,若能還原到當初的時空,就會對相關的當事人比較公允。

台灣在碳化矽半導體的底氣依舊存在且持續成長,前景仍然看好,尤其鴻海集團購併了6吋晶圓廠,作為碳化矽晶圓製作之用。同時也與裕隆集團合組成立了電動車的新創公司,產業能做適當的垂直整合,是非常值得讚許的。我們也殷切的企盼,台灣碳化矽半導體產業能經由整合,進入到更有發展潛力的2.0樂章。

曾任中央大學電機系教授及系主任,後擔任工研院電子光電所副所長及所長,2013年起投身產業界,曾擔任漢民科技策略長、漢磊科技總經理及漢磊投資控股公司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