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侵蝕美國全球霸權的中國,是世界級的大國,甚至可以說,「如果台灣屬於中國」,那麼世界局勢就要改寫了。要制衡中國,除了台日韓第一島鏈連結成「科技島鏈」之外,印度在人口結構、國內市場、軟體人才、國家戰略上,必然是美國積極爭取的戰略夥伴。
2035年時,印度39歲以下的人口將比中國多出3.8億人,現在的印度有108家獨角獸公司,包括塔塔(TATA)、信實(Reliance)、TVS等本土公司,都有建立本土品牌的實力,在元宇宙等相關領域,年輕人口帶來的商機將是成功關鍵。
印度已經是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第二大手機與第一大雙輪車市場,空氣污染嚴重的印度,對於轉向電動車有高度的期待。在美國政策鼓勵下,蘋果(Apple)、美光(Micron)等都積極布局印度,而台灣的鴻海、和碩、台達電也深度耕耘印度的供應鏈,印度就算無法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正在扶搖直上。
Outside-in vs. Inside-out
除了中印之外,很多自然資源豐厚的新興國家,將會以不同的策略參與角逐,我們也不能輕忽這些從會外賽打進賽局的參賽國。越南、墨西哥擁有地利之便,在美中關係改變的當下,成為第一批的受益者。
從自動化生產必備的SMT設備進口金額可知,墨西哥、越南將是未來5~10年半導體需求成長最快的國家。人口不多、國內市場有限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國,採取的半導體產業戰略是積極吸引外資。
現在新加坡已經有超過10個晶圓廠,新加坡以有限的人口、自然資源精打細算,用租稅與政府的行政效率吸引很多大廠進駐,在「China + 1」與「Taiwan + 1」的口號中,對照性強烈的新加坡也是各國廠商,甚至是台商重點布局的國家。
我常說,台灣迫於政治環境、人口資源,廠商被迫「Inside-out」,但幾乎沒有實體競爭優勢的新加坡,卻以無形的行政效率取得「Outside-in」的成果。
台灣與新加坡成為明顯的對比,也顯示出只要有正確的戰略與行政效率,產業發展並非緣木求魚。以封測廠在第一波競逐中取得一席之地的馬來西亞,也成功吸引了英飛凌等公司進駐,也是東協國家中,最有可能在半導體八強賽局中脫穎而出的新興國家。
在ESG訴求的大局下,加拿大、澳洲等自然資源大國,在地緣政治、綠能、材料、人才等領域都有插旗的空間。加拿大、澳洲都有語言的優勢,也把教育事業當成產業在經營,如果與台灣合作「半導體人才培訓中心」,就可以取得在人才短缺的當下,佔有更好的競爭地位。
將東協南亞國家的科技人才吸引到澳洲、加拿大,也可以與台灣頂尖的科技大學擴大交換學生、教授的規模,而「求才若渴」的台灣晶圓製造廠、IC設計公司,誰會錯過這樣的契機呢?
在全球化時代,美國引領的科技賽局,日韓與兩岸都因為開放的自由貿易環境而受益。但當世界的格局從全球化走入「去全球化」或區域分工的新局時,所有的企業都得面對新的考驗。
不甘寂寞的歐洲正在跟亞洲的大廠招手,而東方的新興國家,以及加拿大、澳洲是否也會參與賽局,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