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集團旗下約有80家公司,其中有19家是上市公司,旗艦公司當然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三星電子之下還分半導體、手機、顯示器、電視及其它電子產品等部門。這麼複雜的結構是由於1938年奠基後80年間的分割、出售、併購、新事業建立等一連串過程所造成的。
複雜的關係企業管理從來就是一門艱深的學問。譬如在三星半導體推出MMC卡規格與SD卡聯盟競爭時,來自於標的客戶最致命的質疑是:為什麼三星手機採用SD卡而不是MMC卡?最終MMC卡沒能成為主流。手機與半導體都是同列於三星電子財務報表中的事業單位,但是考量個別事業的利益時,行動也可以如此的不協調。所幸後來eMMC成為手機內建記憶體的規格,扳回一城。
集團企業當然也有好處。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兼之DRAM產業當時正經歷極端的不景氣,Hyundai Electronics與LG Semiconductor被韓國政府強迫合併,三星電子的財務更是危若累卵。1998年在紐約的投資人會議上,三星電子的投資人關係負責人很艱難地呈現財務報表中400%以上的資產負債率。一般公司如果有如此高的資產負債率時,已經很難融資,更可能是早已倒閉,但是三星電子藉集團之力撐過去了。2000年初,flash產品逐漸變成記憶體產業的驅動科技以及獲利主要來源,但是三星半導體由於之前的艱難處境,於flash的研發並沒有太多的著墨。在啟動之初,所需的大量授權、研發、機器設備資金,也是依賴集團其它事業體的支持,才得以快速邁入此一新興領域。去年手機事件的Galaxy Note 7令三星電子損失60億美元,所幸有三星半導體的獲利支撐著三星電子的持續獲利。各事業體的業務雖然有時此起彼落,但總能相互扶持。
集團企業有如投資組合(investment portfolio),有風險分散的功效;另外由於資源的整合,集團可以有較前瞻、長遠的規劃,在遭遇重大事件或嚴峻環境時,也有足夠的防禦縱深。我認為這是三星電子在過去20年中幾經大風大浪還能持續成長的主要原因。
但是3月底後,維繫三星以集團方式運作的未來戰略室因涉入崔順實事件而將解散,三星集團會改以控股公司的方式存在,三星集團的傳統運作方式將走入歷史。三星會安於享受經濟民主的好處呢?還是以其它的機制維持集團企業的實質運作?這是一個臨界點,對三星以及它在各行各業的競爭者都是。
現為DIGITIMES顧問,198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任教於中央大學,後轉往科技產業發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總、普天茂德科技總經理、康帝科技總經理等職位。曾於 Taiwan Semicon 任諮詢委員,主持黃光論壇。2001~2002 獲選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監事、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