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要分割旗下半導體成為獨立公司東芝Memory,商情一日數變。一時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東芝半導體是集團中的金雞母,獲利能力及競爭力都還在。原來想只出售部份持股以解燃眉之急,只是財務的實況可能比想像中的嚴重,所以青山遮不住了。現有的想法是全部股份開放,出售給數家公司。
但是從買家的看法呢?買家有鴻海、SK海力士、威騰、美光科技、蘋果、微軟,以及數家私募基金等超過10家業者。這些業者樣態各異,他們又怎麼看?
東芝半導體是獲利的,短期間沒有投資風險的問題。但是成立獨立公司、公開上市,大股東會被約束不能賣股。純就投資而言,這個至少是個中、長期投資。雖然可能有更長期的展望,但這樣將一部份資金停滯在一個地方,需要有能支持中、長期投資策略上的理由。
SK海力士是最有動機去買東芝半導體股票的。東芝只有NAND、缺DRAM,SK海力士過去比較關注於DRAM與NAND製程研發的綜效,於3D NAND的研發有些延後,所以二者在記憶體市場策略聯盟,產品互補,而且二者在新世代記憶體MRAM也是聯手開發。SK海力士的母公司SK又多金,所以即使只是持部份股權投資,也有充份理由。與此相似的還有美光。美光過去NAND的研發伙伴是英特爾,但在3D NAND的研發也顯著的落後於三星和東芝。雖然與英特爾也有類似的3D Xpoint,但是密度、成本顯有不及,離量產階段也尚遠。只是美光若插手入股,東芝與SK海力士的既有關係就得重新調整。
威騰只是在走它的既定路程。3D NAND問市後,傳統硬碟被3D NAND SSD取代只是時間的問題-市場預計交叉時點是2018年。之前它已買了與東芝系出同源的新帝,之後對東芝感興趣是情理之中的事。即使只取得部份股權,能單只是在NAND的供應上取得些微的優勢都值。
鴻海既然向上整合入面板廠群創、夏普,進一步的對東芝表示興趣也不意外,這些電子器具原材料的取得可以增加其在代工價值鏈的縱深,只是與其有相同的想法的顧客蘋果在此要小較量一番。
微軟的想法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雖然微軟以前與東芝也有在物聯網、系統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但都不足以支持這樣核心業務的擴充。
最令人費解的是私募基金。以純粹投資獲利為目標的私募基金來看,不會滿意於只當股東這樣簡單的安排。這樣規模的投資,更常想的是以管理、組織重整、分割等為手段增值再出售公司,獲利會高得多。原先東芝只開放部份股權出售而他們居然表示有興趣,讓旁觀者「都有些納悶,無不疑心」。也許這些私募基金的財務觸角早已偵知東芝財務狀況的嚴峻情勢。但是有些私募基金是不是只是一個影武者?令人費思量,有待觀察。
現為DIGITIMES顧問,198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任教於中央大學,後轉往科技產業發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總、普天茂德科技總經理、康帝科技總經理等職位。曾於 Taiwan Semicon 任諮詢委員,主持黃光論壇。2001~2002 獲選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監事、監事長。